成語 第40頁

不言而喻

1.不待釋言已可曉悟。2.意在言外的譬喻,已明白之意。3.自明的,無須解釋的。◎事理淺顯,不待說明,即可曉悟。

不動聲色

◎不說話,也不表露感情的變化,形容沉著、鎮靜。1.不說話,不流露感情。形容神態鎮靜。2.形容輕易,不費氣力。◎一聲不響,不流露感情。

蕙質蘭心

◎同“蘭質蕙心”。◎比喻女子芳潔的心地、高雅的品德。宋 · 柳永〈離別難 · 花謝水流倏忽〉詞:“有天然蕙質蘭心、美韶容,何啻值千金?”也作“蕙心蘭質”、“蕙心紈質”。

心曠神怡

◎心胸曠達,精神愉快。◎心情開朗,精神愉悅。宋 · 範仲淹〈嶽陽樓記〉:“登斯樓也,則有心曠神怡,寵辱皆忘,把酒臨風,其喜洋洋者矣!”也作“心曠神恬”、“心曠神愉”、“心怡神曠”、“心怡神悅”、“神怡心曠”。

義不容辭

◎為了道義、大局,不能推辭。◎道義上不容許推卻。

目不暇接

◎景色既美又多,令人眼睛顧不及全看。◎形容眼前美好事物太多,或景物變化太快,眼睛來不及觀看。也作“目不暇給”。

畫龍點睛

◎以唐 · 張彥遠《曆代名畫記》所述張繇僧畫龍點睛的故事,比喻繪畫、作文在緊要之處加上一筆,使其靈活而有神。1.後以“畫龍點睛”比喻寫作或說話時在關鍵處用精辟的詞句點明要旨,使內容更加生動有力。2.喻處事在緊要處下氣力。◎南朝梁張僧繇在金陵安樂寺的壁上畫龍...

目不窺園

◎《漢書 · 董仲舒傳》:“﹝仲舒﹞少治《春秋》,孝景時為博士。下帷講誦,弟子傳以久次相授業,或莫見其麵。蓋三年不窺園,其精如此。”後遂以“目不窺園”形容專心致誌的苦學精神。◎比喻治學刻苦專心。參見“三年不窺園”條。

大義凜然

◎大義:正義。凜然:令人敬畏的樣子。堅持正義、英勇不屈的氣概令人敬畏。◎形容為了公理正義,堅強不屈,嚴峻不可侵犯的樣子。

無精打采

◎形容不高興 、不振作、沒有神采。◎沒精神,提不起勁的樣子。也作“沒精打彩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