動詞 第46頁
吃苦
1.遭受痛苦;苦難。2.經受艱苦。1.遭受痛苦。2.耐苦。吃苦是漢語詞匯,解釋為承受痛苦,苦難。
吃虧
1.受到損失;受到傷害。2.導致不愉快的結局或情況。1.受損失或遭汙辱。2.在某方麵條件不利。吃虧,漢語詞匯。拚音:chī kuī指受到損失;受到傷害。語出唐杜牧《隋苑》詩:“卻笑喫虧 隋煬帝 ,破家亡國為誰人?”
吃醋
◎妒忌。1.喝醋。2.醋味酸,人嫉妒時,心裏會覺得酸溜溜的,因此以吃醋比喻嫉妒。多用在男女間感情事,也可泛指一般的嫉妒。也作“吃味兒”。吃醋是妒忌的同義詞和比喻語,據傳這個典故出自唐朝的宮庭裏,唐太宗為了籠絡人心,要為當朝宰相房玄齡納妾,大臣之妻出於嫉妒...
吃透
◎捉摸透;了解透徹。◎大陸地區指透澈領會。吃透,拚音chī tòu,是指理解透徹,出自《提高我們的理論研究工作水平》。
吃不消
◎經不住;難以承受;忍耐不了。◎受不了。吃不消,指不能支持;支持不住;受不了。
吃請
◎接受別人邀請去吃飯。◎大陸地區指接受別人的邀請去吃飯。吃請,拚音是chī qǐng,釋義是指受邀請去吃飯,出處是王統照 《站長》。
吃素
◎不吃魚肉等葷腥食物。1.亦作“喫素”。2.不吃魚肉等葷腥食物。佛教徒的吃素戒律還包括不吃“五葷”(指蔥蒜等五種含有辛辣味的蔬菜)。3.比喻不厲害;好惹。多用於否定句。◎吃素食,不吃肉食葷腥。也作“吃齋”。吃素,漢語詞匯,拚音chī sù,指不吃魚肉等葷腥食物。...
吃糧
◎舊時指從軍。1.舊時指靠當兵過日子。2.指口糧。◎舊稱當兵為“吃糧”。吃糧是古代稱當兵的一個稱謂,這一詞最早出現於全唐五代詞卷七敦煌詞:"十四十五上戰場,手執長槍,低頭淚落悔吃糧。"
吃齋
◎吃素。1.亦作“喫齋”。2.吃素。3.特指僧人吃飯。1.吃素食,不吃肉食葷腥。元 · 張國賓也作“吃素”。2.專指僧人吃飯。吃齋,指宗教人士的戒規,是一種重視心靈的虔誠與純潔的儀式。主要是禁止吃葷腥食品與五辛(蔥,洋蔥,蒜,大蒜,韭),而且吃齋,要過午不食,即...
吃閑飯
◎指沒有收入,靠別人養活;也指光拿工資不幹事。吃閑飯,吃閑飯,方言。隻吃飯不做事(老人、病人和孩子除外)。在現實生活中,我國北方的人們把隻知道吃飯不知道幹活的人稱為“吃閑飯“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