拚音
wú jiā kě guī
解釋
沒有家可回。指流離失所。
出處
明·淩濛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二十二:“寺僧見了他無了根蒂,漸漸怠慢,不肯相留。要回故鄉,已此無家可歸。”
例子
寺僧見了他無了根蒂,漸漸怠慢,不肯相留。要回故鄉,已此~。 明·淩濛初《初刻拍案驚奇》卷二十二
語法
作謂語、定語;指無依無靠
歇後語
燒了廟的土地爺
典故
失去家庭,無處投奔。
明.梅鼎祚《玉合記.逃禪》:“我已無家可歸,那望這個日子,師父升坐,待弟子拜禮,請賜法名。”巴金《談〈家〉》:“沒有臉再見他的妻兒,就做了一個無家可歸的流浪人。”
近義詞
流離失所 , 離鄉背井
反義詞
安居樂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