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一來二去
拚音 yī lái èr qù
解釋 指一回又一回,經過一段時間。表示逐漸的意思。
出處 清·曹雪芹《紅樓夢》第五十八回:“一來二去,兩個人就裝糊塗了,倒象真的一樣兒。”
例子 後來~,漸漸的熟識。(清·石玉昆《三俠五義》第二十一回)
語法 作狀語;表示逐漸
歇後語 姑娘回娘家
故事 賈母與李紈母子在一起聊天,賈寶玉提著蟈蟈籠進來,賈母指責他怎麽不學習,同時誇獎賈蘭有出息,將來肯定會頂門壯戶。李紈想起賈珠來不住地流淚,見寶玉在就說要經常誇獎孩子,這樣一來二去,孩子就會有長進
典故
指經過一段時間,逐漸產生出某種情況。
《紅樓夢》五八回:“往常時,他們扮作兩口兒,每日唱戲的時候,都裝著那麽親熱,一來二去,兩個人就裝糊塗了,倒像真的一樣兒。”老舍《正紅旗下》一:“因此,一來二去,大姐增添了一種本事:他能夠在炮火連天之際,似乎聽到一些聲響,又似乎什麽也沒聽見。”
近義詞 久而久之
反義詞 不相往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