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奇才異能
拚音 qí cái yì néng
解釋 奇:少見的;異:特別的。指特殊的才智和能力。
出處 唐·吳兢《貞觀政要·擇宮》:“臣愚豈敢不盡情,但今未見有奇才異能。”
例子 竟是一個~之輩,路見不平做出來的。 清·文康《兒女英雄傳》第11回
語法 作主語、賓語、定語;指人的才能
典故
特殊的才智和能力。
明 方孝孺《答王秀才書》:“今天下雖乏奇才異能之士,操筆執牘自負以為文人者不可勝計。”嚴秀《從“孟德新書”失傳說起》:“楊修為了證明曹操的奇才異能,就取出一卷名為‘孟德新書’的東西來,要張鬆見識見識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