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龍門點額
拚音 lóng mén diǎn é
解釋 比喻仕路失意或科場落第。
出處 北魏·酈道元《水經注·河水四》:“《爾雅》曰:‘鱣,?有也。’出鞏穴三月,則上渡龍門,得渡為龍矣,否則點額而還。”
例子
俞良八千有餘多路,來到臨安,指望一舉成名。爭奈時運未至,龍門點額,金榜無名。
★《警世通言·俞仲舉題詩遇上皇》
語法 作謂語、定語、賓語;用於考試等
典故
《水經.河水》:“河水又南得鯉魚,曆澗東入窮溪首便其源也。”酈道元注曰:“《爾雅》曰:鱣( ㄕㄢ shān 山),鮪( ㄨㄟˇ wěi 偉)也。出鞏穴,三月則上渡龍門,得渡為龍矣,否則點額而還。”龍門:地名,在今山西省河津縣西北和陝西省韓城縣東北,兩岸峭壁對峙,黃河流經至此,水流甚急。
舊傳鯉魚若能躍過龍門則化為龍,否則頭額觸破敗退而回。
後世因把應試落第比喻為“龍門點額”。
近義詞 金榜無名 , 名落孫山
反義詞 金榜題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