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莫知所為
拚音 mò zhī suǒ wéi
解釋 不知道怎幺辦好,形容激動得不知怎幺辦。亦作“莫知所謂”。
出處 《晉書•王廙傳》:“是時溫將廢海西公,百僚震栗,溫亦色動,莫知所為。”
例子 三月朔,列牘請署,後決以三月三日禦殿聽政,乃立署之,眾大喜,~。 《元史•哈刺哈孫傳》
語法 作謂語、狀語、補語;指處境很為難
典故
不知道怎麽辦好。
形容感情激動時的情狀。
《晉書.王廙傳》:“是時〔桓〕溫將廢海西公,百僚震栗,溫亦色動,莫知所為。”《元史.哈刺哈孫傳》:“及仁宗至近郊,眾猶未知也。三月朔,列牘請署,後決以三月三日禦殿聽政,乃立署之,眾大喜,莫知所為。”亦作“莫知所謂”。
《太平廣記》卷一二五引《宣室誌》:“士真愈不悅,瞪顧攘腕,無向時之歡矣。太守懼,莫知所謂。”
近義詞 莫知所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