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難進易退
拚音 nan jin yi tui
解釋 意思是做官前要再三考慮,去官時唯恐不速。
出處 西漢·戴聖《禮記•儒行》:“其難進而易退也,粥粥若無能也。”
例子 在親闈喜少懼多之日,實人子~之時。 清·袁枚《上尹製府乞病啟》
語法 作賓語、定語;用於勸誡人
典故
進:指出仕。
退:指退隱。
意謂不熱衷於仕進,而常思引退。
舊指人品格清高,不慕榮利。
語出《孔子家語.儒行解》:“難進而易退,粥粥若無能也。”唐.薛登《請選舉擇賢才疏》:“希仕者必修貞確不拔之操,行難進易退之規,眾議以定其高下。”宋.田錫《泰州謝上狀》:“臣每憂致疏遺,慚無裨益。難進易退,輒效古人。”《儒林外史》四六回:“餘大先生歎道:‘難進易退,真乃天懷淡定之君子!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