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匹夫無罪,懷璧其罪
拚音 pǐ fū wú zuì huái bì qí zuì
解釋 百姓本沒有罪,因身藏璧玉而獲罪。原指財寶能致禍。後亦比喻有才能、有理想而受害。
出處 《左傳•桓公十年》:“初,虞叔有玉,虞公求旃。弗獻。既而悔之,曰:‘周諺有之:‘匹夫無罪,懷璧其罪。’吾焉用此,其賈害也。’乃獻之。”
例子 天之蒼蒼,正色何色?~?萬能的真理你為什麽無動於衷? 中英傑《羅浮山血淚祭》
語法 作分句、賓語;指因有才能而受害
典故
《左傳.桓公十年》:“初,虞叔有玉,虞公求旃,弗獻。既而悔之,曰:‘周諺有之,匹夫無罪,懷璧其罪,吾焉用此,其以賈害之。’乃獻之。”
匹夫:貧民百姓。
懷璧,身懷美玉,引申為擁有財寶。
虞叔起初有玉不獻,後意識到財多能招禍,因此把玉獻出。
後因以“匹夫無罪,懷璧其罪”指珍寶可能給無罪之人帶來災禍。
宋.蘇軾《漢鼎銘敘》:“匹夫無罪,懷璧其罪。周之衰也,與匹夫何異?”
近義詞 匹夫懷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