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犬馬之誠
拚音 quǎn mǎ zhī chéng
解釋 比喻誠心實意。一般謙稱自己的誠意。
出處 《三國誌•魏誌·陳思王植傳》:“臣伏以為犬馬之誠不能動人,譬人之誠不能動天。”
例子 臣聞皇上之諭,始則驚而駭,繼則感而悲,犬馬之誠,惟望陛下端拱穆清,恭默思道。 蔡東藩《明史演義》第五十九回
語法 作賓語;用於自謙
典故
晉.陳壽《三國誌.魏書.陳思王植傳》:臣伏以為犬馬之誠不能動人,譬人之誠不能動天。
”
犬馬:舊時臣下對君主的自卑之稱。
因以“犬馬之誠”謙稱自己的誠意。
《魏書.王叡傳》:“榮洽生平,惠流身後,犬馬之誠,銜佩罔極。”宋.文彥博《請繼上奏封細陳事理》:“犬馬之誠,堅於報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