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三節兩壽
拚音 sān jié liǎng shòu
解釋 舊俗對於塾師,逢端午節、中秋節、年節及孔子誕辰,塾師生日,均各加送束脩一月,稱為三節兩壽。亦用以泛指節日和生辰。
出處 清·李寶嘉《官場現形記》第四十二回:“三節兩壽,孝敬上司的錢,雖不敢任情減少,然而總是照著前任移交過來的簿子送的。”
例子 無
典故
並列 舊時私塾稱端午節、中秋節、年節及孔子誕辰、塾師生日為“三節兩壽”,學生均需加送塾師一月束脩。
後泛指節日和生辰。
魏巍《老煙筒》:“那時節,當頭兒的~,隻要有一回你送不到禮,找個詞兒,就一腳把你踢出廠外去。”△多用於日子方麵。
→逢年過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