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束裝盜金
拚音 shù zhuāng dào jīn
解釋 指無端見疑。
出處 《漢書·直不疑傳》:“其同舍有告歸,誤持其同舍郎金去。已而同舍郎覺,亡意不疑,不疑謝有之,買金償。後告歸者至而歸金,亡金郎大慚,以此稱為長者。” 束裝盜金的故事
例子 嫌或疑心,誠亦難分。動容竊斧,~,又何足論也。 南朝·宋·顏延之《庭誥》
語法 作賓語、定語;用於書麵語
典故
《史記.萬石張叔列傳》:“為郎,事文帝。其同舍有告歸,誤持同舍郎金去,已而金主覺,妄意不疑,不疑謝有之,買金償。而告歸者來而歸金,而前郎亡金者大慚,以此稱為長者。”後以“束裝盜金”謂無端見疑。
《藝文類聚》卷二三引南朝宋.顏延之《庭誥》:“嫌或疑心,誠亦難分。動容竊斧,束裝盜金,又何足論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