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四方之誌
拚音 sì fāng zhī zhì
解釋 誌:誌向。指遠大的誌向。亦作“誌在四方”。
出處 《左傳•僖公二十三年》:“子有四方之誌,其聞之者,吾殺之矣。”
例子 無
典故
《左傳.僖公二十三年》:“(公子重耳)及齊,齊桓公妻之,有馬二十乘。公子安之。從者以為不可。將行,謀於桑下。蠶妾在上,以告薑氏,薑氏殺之,而謂公子曰:‘子有四方之誌,其聞之者,吾殺之矣。’公子曰:‘無之。’薑曰:‘行也!懷與安,實敗名。’公子不可。薑與子犯謀,醉而遣之。”
春秋時晉公子重耳流亡到齊國,受到齊桓公厚待,便安於現狀,其妻鼓勵他胸懷大誌去開創自己的事業。
後以“四方之誌”表示遠大的誌向。
金.元好問《送秦中諸人引》:“關中風土完厚,人質直而尚義。至於山川之勝,遊觀之富,天下莫與為此。故有四方之誌者多樂居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