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同歸殊塗
拚音 tóng guī shū tú
解釋 原指天下萬事初雖異,然終究同歸於一。後泛指途徑不同而結果相同。
出處 語出《易·係辭下》:“天下同歸而殊塗,一致而百慮。”
例子 漢·荀悅《漢紀·平帝紀》:“昔秦燔詩書以立私議,莽誦六經以文奸言,~,俱用亡滅。”
語法 作賓語、定語;用於書麵語
典故
同“同歸殊途”。
《漢書.王莽傳讚》:“昔秦燔詩書以立私議,莽誦六藝以文奸言,同歸殊塗,俱用滅亡。”
近義詞 殊途同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