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望塵不及
拚音 wàng chén bù jí
解釋 比喻遠遠落在後麵。同“望塵莫及”。
出處 《後漢書·趙谘傳》:“[谘]複拜東海相,之官,道經滎陽,令敦煌曹暠,谘之故孝廉也,迎路謁候。谘不為留,暠送至亭次,望塵不及。”宋·葉適《周君南仲墓誌銘》:“頓悟捷得……故
例子 長洲乃是省會首縣,較之吳江已占風氣之先,而且賈家住的乃是鄉間,更覺~。 清·李寶嘉《文明小史》第十四回
語法 作賓語、定語;同“望塵莫及”
典故
《莊子.田子方》:“顏淵問於仲尼曰:‘夫子步亦步,夫子趨亦趨,夫子馳也馳;夫子奔逸絕塵,而回瞠若乎後矣!’”
顏回問老師孔子說:“您慢走,我也慢走;您快走,我也快走;您奔馳,我也奔馳;您要飛快奔而不見塵土時,我就幹瞪眼跟不上了。”後因用為對人敬佩之詞,表示遠遠不如之意。
《後漢書.趙谘傳》:“令敦煌曹暠,谘之故孝廉也,迎路謁候,谘不為留。暠送至亭次,望塵不及。”
反義詞 後來居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