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為蛇畫足
拚音 wéi shé huà zú
解釋 比喻做事節外生枝,不但無益,反而害事。
出處 《戰國策·齊策二》:“楚有祠者,賜其舍人卮酒。舍人相謂曰:‘數人飲之不足,一人飲之有餘;請畫地為蛇,先成者飲酒。’一人蛇先成,引酒且飲之,乃左手持卮,右手畫蛇,曰:‘吾能為之足。’未成,一人之蛇成,奪其卮曰:‘蛇固無足,子安能為之
例子 《隋書•楊素傳論》:“~,終傾國本。”
語法 作謂語、定語、賓語;用於處事
典故
同“畫蛇添足”。
《三國誌.張翼傳》:“〔薑維〕大破魏 雍州刺史王經,經眾死於洮水者以萬計。翼曰:‘可止矣,不宜複進,進或毀此大功。’維大怒,曰:‘為蛇畫足。’維竟圍經於狄道,城不能克。”《隋書.楊素傳論》:“為蛇畫足,終傾國本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