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惟命是從
拚音 wéi mìng shì cóng
解釋 猶言惟命是聽。指絕對服從。
出處 《東觀漢記·鮑宣妻傳》:“既奉君子,惟命是從。”明·馮夢龍《警世通言》第二十六卷:“秋香道:‘解元為賤妾之故,不借辱千金之軀,妾豈敢不惟命是從。’”
例子 若斯之倫……莫不~。 嚴複等《國聞報館附印說部緣起》
語法 作謂語、賓語、定語;指絕對服從命令
惟:唯獨。
叫做什麽,就做什麽。
完全服從命令。
《史記.楚世家》:“周今與四國服事君王,將惟命是從,豈敢愛鼎?”《警世通言》卷二六:“解元為賤妾之故,不惜辱千金之軀,妾豈敢不惟命是從!”亦作“唯命是從”。
《後漢書.列女傳》:“大人以先生修德守約,故使賤妾侍執巾櫛。既奉承君子,唯命是從。”《楊家將》一回:“匡胤攬轡誓將曰:‘汝等自貪富貴,立我為天子,能從我命則可,不然,莫能為若輩主矣。’眾皆曰:‘唯命是從。’”亦作“惟命是聽”。
《晉書.慕容垂載記》:“下宮殿下之鷹犬,敢不惟命是聽。”《聊齋誌異.黃九郎》:“公自陳無室。女曰:‘能矢山河,勿令秋扇見捐,則惟命是聽。’公乃誓以皦日,女不複拒。”《官場現形記》一五回:“在鄉下時,雖然眾人見了他們惟命是聽;及至他們見了官,亦變成了沒嘴葫蘆。”亦作“唯命是聽”。
《國語.晉語四》:“公子有辱,寡人之罪也,唯命是聽。”《左傳.宣公十二年》:“孤不天,不能事君,使君懷怒,以及敝邑,孤之罪也,敢不唯命是聽。”《史記.齊太公世家》:“唯大夫更立公子之當立者,唯命是聽。”
近義詞 唯命是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