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星飛雲散
拚音 xīng fēi yún sàn
解釋 比喻事物四處分散或四散消失。
出處 宋·葉適《安集兩淮申省狀》:“自唐以後至於本朝,以和戎為國是,千裏之州……無有捍蔽,一旦胡塵猝起,星飛雲散,無有能自保者。”
例子 普風招呼眾軍上前衝殺一陣,殺得宋兵~,往後逃命不及。 清·錢彩《說嶽全傳》第七十八回
語法 作賓語、狀語;用於書麵語
典故
比喻事物四處分散或四下消失。
宋 葉適《安集兩淮申省狀》:“自唐以後至於本朝,以和戎為國是,千裏之州……無有捍蔽,一旦胡塵猝起,星飛雲散,無有能自保者。”《說嶽全傳》第七八回:“〔普風〕殺得宋兵星飛雲散,往後逃命不及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