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因樹為屋
拚音 yīn shù wéi wū
解釋 依樹架屋。喻指隱居鄉野。
出處 《後漢書•申屠蟠傳》:“乃絕跡於梁碭之間,因樹為屋,自同傭人。”
例子 宋·朱熹《答黃子厚書》:“世間群小,無非敵國,便能~,自同傭人。”
語法 作謂語、定語;用於書麵語
典故
《後漢書.申屠蟠傳》:“蟠獨歎曰:‘昔戰國之世,處士橫議,列國之王,至為擁篲先驅,卒有院儒燒書之禍,今之謂矣。’乃絕跡於梁碭之閑,因樹為屋,自同傭人。”
申屠蟠看到當時範滂等攻訏朝政,一時成風,感到事情嚴重,必有後患。
故隱居荒野,依樹架屋而居。
後果如其料,滂等罹黨錮之禍,治罪者數百人。
後因用為隱居於郊野之典。
宋.朱熹《朱文公續集》七《答黃子厚書》:“告訏之門既啟,世間群小,無非敵國,便能因樹為屋,自同傭人,亦已晚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