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逾繩越契
拚音 yú shéng yuè qì
解釋 指在結繩、書契之前沒有文字。繩、契指結繩、書契。後引申指不通文字。
出處 《後漢書·班固傳下》:“逾繩越契,寂寥而亡詔者,《係》不得而綴也。”
例子
上以朝臣不足任使,所用文武,逾繩越契。
★清·黃宗羲《移史館熊公雨殷行狀》
語法 作謂語、定語;用於書麵語
典故
謂在結繩、書契之前沒有文字。
繩、契指結繩、書契。
《後漢書.班固傳下》:“逾繩越契,寂寥而亡詔者,《係》不得而綴也。”李賢注:“《易.係辭》曰:‘上古結繩而化,後代聖人易之以書契。’逾、越,並過也。詔,誥也。言過繩契以上既無文字,故寂寥而無文誥。”後引申指不通文字。
清 黃宗羲《移史館熊公雨殷行狀》:“上以朝臣不足任使,所用文武,逾繩越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