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白衣送酒
拚音 bái yī sòng jiǔ
解釋 身穿白衣的人前來送酒。後泛指送酒的人。也比喻自己所渴望的東西朋友正好送來,遂心所願。
出處 宋·蘇軾《章質夫送酒六壺書至而酒不達戲作問之》詩:“白衣送酒侮淵明,急掃風軒洗破觥。”
例子 ~,隻當閏重陽。 清·李漁《憐香伴·狂喜》
語法 作賓語、定語;指心想事成
故事 晉朝時期,彭澤令陶淵明看不慣官場的黑暗,不為五鬥米而折腰毅然辭官歸隱,從此躬耕終生。有一年重陽節,因為家貧沒酒喝,心情特別煩悶,獨自在籬笆邊散步,忽見一個穿白衣的人說奉王弘之命前來送酒,陶淵明心中大喜,接過酒立即盡飲至醉
典故
南朝 宋 檀道鸞《續晉陽秋.恭帝》:“王弘為江州刺史,陶潛九月九日無酒,於宅邊東籬下菊叢中摘菊盈把,坐其側。未幾,望見一白衣人至,乃刺史王弘送酒也。即便就酌而後歸。”後因以為重陽故事。
亦用作朋友贈酒或飲酒、賞菊的典故。
宋 蘇軾《章質夫送酒六壺書至而酒不達戲作小詩問之》:“白衣送酒舞淵明,急掃風軒洗破觥。”明 高明《二郎神.秋懷》曲:“滿城風雨還重九,白衣人送酒,烏紗帽戀頭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