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大直若屈,大巧若拙
拚音 dà zhí ruò qū dà qiǎo ruò zhuō
解釋 屈:枉屈。極為正直的人,表麵上好像枉屈;極為靈巧的人,表麵上好像很笨拙。
出處 《老子》第四十五章:“大直若屈,大巧若拙,大辨若訥。”
語法 作定語、賓語;用於為人
典故
屈:枉屈。
極為正直的人,(由於不徇私情,)表麵上好像枉屈;極為靈巧的人,(由於不逞能,)表麵上好像笨拙。
《老子》四十五章:“大直若屈,大巧若拙,大辯若訥(nè)。”(訥:言語遲鈍。)河上公注:“大巧,謂多才術也;如拙者,亦不敢見(現)其能。”也單作 ① 【大直若屈】。
《後漢書.荀爽傳論》:“觀其遜言遷都之議,以救楊(彪)、黃(琬)之禍,及後潛圖董氏(卓),幾振國命,所謂‘大直若屈’,道固逶(wēi)迤(yí)也。”(遜:恭順。逶迤:曲折。)
近義詞 大直若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