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斷然不可
拚音 duàn rán bù kě
解釋 斷然:堅決果斷的樣子;可:可以,能夠。指堅決或絕對不能。
出處 明·馮夢龍《警世通言》第21卷:“景清道:‘賢侄,此事斷然不可。’”
例子 苟乘於理、事、情,是謂不通,不通則杜撰,杜撰則~。 清·葉燮《原詩•外篇》
語法 作謂語、定語;用於處事
典故
表示絕對不可以。
《警世通言.趙太祖千裏送京娘》:“公子道:‘救人須救徹。俺不遠千裏親自送你回去。’……景清道:‘賢侄,此事斷然不可。’”清.葉燮《原詩.外篇下》:“苟乖於理、事、情,是謂不通,不通則杜撰,杜撰則斷然不可。”也作【斷乎不可】。
魯迅《隨感錄三十九》:“他卻說道……如何掃除?萬萬不能,也斷乎不可!”
近義詞 斷乎不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