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二卵棄幹城
拚音 èr luǎn qì gān chéng
解釋 卵:雞蛋;幹城:捍衛者。比喻因人有小的過失而忽略他的大節。
出處 《孔叢子•居衛》:“今君處戰國之世,選爪牙之士而以二卵焉棄幹城之將,此不可使聞於鄰國者也。”
例子 似娘兒,~,救張蒼幸藉王陵。 明·張鳳翼《紅拂記·奉征高麗》
語法 作賓語、定語;用於用人
故事 戰國時期,子思向衛君舉薦苟變為將。衛君也曉得苟變是個將才,但因為他在一次征賦時曾經吃過百姓的兩個雞蛋,所以沒有任用他。子思說用人應該“用其所長,棄其所短”,不能因為吃過別人的兩個雞蛋而放棄大將之才
典故
《孔叢子.居正》:“子思言苟變於衛君曰:‘其材可將五百乘。’衛君曰:‘變也嚐為吏,賦於民而食人二雞子。以故弗用也。’子思曰:‘聖人之官人,取其所長,棄其所短;今君處戰國之世,選爪牙之士,而以二卵棄幹城之將(幹,盾;城,城郭。幹城用以捍禦防衛,故幹城之將指可以禦敵立功的將領),此不可使聞於鄰國者也。’衛君再拜曰:‘謹受教矣。’”
春秋時,衛國國君因苟變曾在一次征賦中吃了人家兩個雞子,而不擬任用其為將。
這是不看大節隻計小過,用人不當的作法。
後因用為典實。
明.張鳳翼《紅拂記.奉征高麗》:“似娘兒,二卵棄幹城,救張蒼幸籍王陵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