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隔牆須有耳,窗外豈無人
拚音 gé qiáng xū yǒu ěr chuāng wài qǐ wú rén
解釋 須:應當。指秘密的言談也可能泄漏。
出處 元·孟德耀《舉案齊眉》第二折:“隔牆須有耳,窗外豈無人。這小賤人無理,瞞著老夫,引著梅香去書房中看梁鴻去了。”
例子 那曉得:~。 清·褚人獲《隋唐演義》第12回
語法 作賓語、定語、分句;用於勸誡人
典故
元明時熟語。
意謂再機密的事,也有泄漏的可能。
表示消息封鎖不住。
語出元.無名氏《舉案齊眉》二折:“隔牆須有耳,窗外豈無人。這小賤人無禮,瞞著老夫,引著梅香去書房中看梁鴻去了,兀的不氣殺老夫也!”元.鄭廷玉《後庭花》一折:“你休惱犯那女魔君,可知道錢是人之膽,則你那口是禍之門。豈不聞隔牆還有耳,窗外豈無人!”《水滸全傳》一六回:“吳用道:‘休得再提,常言道,隔牆須有耳,窗外豈無人。隻可你知我知。’”《古今小說.閑雲庵阮三償冤債》:“眾人依允,就在階沿石上向月而坐,取出笙、簫、象板,口吐清音,嗚嗚咽咽的又吹唱起來。正是:隔牆須有耳,窗外豈無人?”
近義詞 隔舍須有耳,窗外豈無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