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恨小非君子,無毒不丈夫
拚音 hèn xiǎo fēi jūn zǐ wú dú bù zhàng fū
解釋 君子:有才德的人;丈夫:有誌氣、有作為的男子。對仇敵要痛恨,打擊要堅決徹底。指壞人心狠手辣。
出處 元·無名氏《謝金吾》第三折:“恨小非君子,無毒不丈夫。叵奈楊景無禮。”
例子 提了雙鐧,怒衝衝的殺那王佐。正合著常言道:‘~。’ 清·錢彩《說嶽全傳》第51回
語法 作賓語、定語、分句;可分開使用
典故
毒:毒辣。
丈夫:男子漢。
恨心小的人,不是君子,手段不毒辣的人,不是丈夫。
元明戲劇小說中的熟語,反映了剝削階級的思想意識。
語出元.關漢卿《望江亭》二折:“常言道:‘恨小非君子,無毒不丈夫。’論這情理,教我如何容得他過?”元雜劇《謝金吾》、《馬陵道》、《𧫒範叔》等都引此二語。
《金瓶梅》三八回:“次日到衙門裏差了兩個緝捕把二搗鬼拿到提刑院,不由分說,一夾二十,打的順腿流血。睡了一個月,險不把命花了。正是:恨小非君子,無毒不丈夫。”《警世通言.白娘子永鎮雷峰塔》:“(許宣)罵道:‘你這賊賤妖精,連累得我好苦!吃了兩場官事!’恨小非君子,無毒不丈夫。趕將入去,把白娘子一把拿住。”也單引〔無毒不丈夫〕。
魯迅《且介亭雜文末編.半夏小集》:“誠然,‘無毒不丈夫’,形諸筆墨,卻還不過是小毒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