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空言無補
拚音 kōng yán wú bǔ
解釋 指空洞不切實際的言論,於事無補。
出處 宋·朱《朱子語類•孟子五》:“孔子作春秋,空言無補,亂臣賊子何緣便懼?且何足為春秋之一治?”
例子 或狃於老成憂國,以為舊章必應墨守,新法必當擯除。眾喙嘵嘵,~。 蔡東藩《清史演義》第八十六回
語法 作謂語、定語、賓語;用於說話
典故
主謂 隻會說空話,對於實際沒有任何幫助。
《續孽海花》46回:“眾喙曉曉,~。”△貶義。
用於說明空話對實際毫無用處。
→空談無補
近義詞 空談無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