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枯骨之餘
拚音 kū gǔ zhī yú
解釋 枯骨:白骨,引申為死人。比喻垂死的人。
出處 宋·張君房《雲笈七簽》:“華存卑賤,枯骨之餘。自處塵垢,久染濁穢。”
語法 作主語、賓語;指垂死的人
典故
謂將死之人。
《雲笈七簽》卷四:“夫人叩頭自搏而言曰:‘華存卑賤,枯骨之餘。自處塵垢,久染濁穢。’”
拚音 kū gǔ zhī yú
解釋 枯骨:白骨,引申為死人。比喻垂死的人。
出處 宋·張君房《雲笈七簽》:“華存卑賤,枯骨之餘。自處塵垢,久染濁穢。”
語法 作主語、賓語;指垂死的人
謂將死之人。
《雲笈七簽》卷四:“夫人叩頭自搏而言曰:‘華存卑賤,枯骨之餘。自處塵垢,久染濁穢。’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