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濫觴所出
拚音 làn shāng suǒ chū
解釋 觴:酒器;濫觴:使酒杯浮起來。原指江河的發源之處水很小,隻能浮起酒杯。後用以指事物的起源。也比喻事物所起源的地方。
出處 《荀子·子道》:“昔者江出於岷山,其始出也,其源可以濫觴。”唐·劉知己《史通·斷根》:“若漢書之立表誌,其殆侵官雖局者乎!考其濫觴所出,起於司馬氏。”
典故
濫觴:濫,水滿。
觴,酒杯。
原指江河源頭水淺,僅可浮起酒杯。
後泛指事物的起源。
喻指事物的源頭所在。
語本《荀子.子道》:“昔者江出於岷山,其始出也,其源可以濫觴。”唐.劉知幾《史通.斷限》:“若漢書之立表誌,其殆侵官雖局者乎!考其濫觴所出,起於司馬氏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