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六經皆史
拚音 liù jīng jiē shǐ
解釋 謂《易》、《書》、《詩》、《禮》、《樂》、《春秋》六經皆為 中國 古代史書的一種主張。首倡於 元 郝經 , 清 袁枚 亦主此說,至 章學誠 才係統地提出這一主張。他認為六經乃 夏 、 商 、 周 典章政教的曆史記錄,並非聖人為垂教立言而
典故
六經:古稱《易》、《詩》、《書》、《禮》、《樂》、《春秋》為六經。
六經皆是史籍。
此語揭開了儒家傳統尊經的神秘麵紗。
語出明.李贄《焚書.讀史.經史相為表裏》:“經史一物也。故《春秋》一經,春秋一時之史也。《詩經》《書經》,二帝三王以來之史也。而《易經》則又示人以經之所自出,史之所從來,為道屢遷,變易匪常,不可以一定執也。故謂六經皆史可也。”(按:“六經皆史”之說,在此以前,《文中子.王道篇》、郝經《陵川集》、王守仁《傳習錄》已有論述。)清.章學誠《文史通義.易教上》:“六經皆史也。古人不著書,古人未嚐離事而言理,六經皆先王之政典也。”胡樸安《周易古史觀.自序》:“六經皆史,章實齋尚是一句空話,必如是實實在在佐證出來,與人共見,始得與人共信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