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籠街喝道
拚音 lóng jiē hè dào
解釋 喝道:古時官員出行差役叫行人讓道。表示儀仗的威風。
出處 《舊唐書•溫造傳》:“臣聞元和長慶中,中丞行李不過半坊,今乃遠至兩坊,謂之籠街喝道。”
語法 作賓語、定語;用於官員出行
典故
形容儀仗、氣派之威風。
出自唐人溫造的事跡。
溫造(766-835年)字簡輿,河內(今河南沁陽)人。
長慶元年,授京兆府司馬參軍,曆任殿中侍禦史、起居舍人、禦史中丞等職。
其人性格驕橫,若有人稍許觸犯,即便是當時的權要,他也一定要進行報複。
為此遭到一些官吏的挖苦和指責。
舒元褒曾說他不僅有淩辱侍臣的行為,而且出門時儀仗規模甚大,遠遠超過規定,被人稱為“籠街喝道”。
但溫在各地藩鎮卻有比較高的威望,若有藩鎮發生騷亂,常派他前往解決,所以一直受到重用。
【出典】:《舊唐書》卷165《溫造傳》4316頁:“臣聞元和、長慶中,中丞行李不過半坊,今乃遠至兩坊,謂之‘籠街喝道’。但以崇高自大,不思僭疑之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