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名存實廢
拚音 míng cún shí fèi
解釋 名義上還存在,實際上已廢除。
出處 唐·韓愈《處州孔子廟碑》:“郡邑皆有孔子廟,或不能修事,雖設博士弟子,或役於有司,名存實亡。”
例子 堤以“永濟”名者,自唐已有之,今~,不可複考。 明·李東陽《冀州城重修記》
典故
唐·韓愈《處州孔子廟碑》:“郡邑皆有孔子廟,或不能修事,雖設博士弟子,或役於有司,名存實亡。”
拚音 míng cún shí fèi
解釋 名義上還存在,實際上已廢除。
出處 唐·韓愈《處州孔子廟碑》:“郡邑皆有孔子廟,或不能修事,雖設博士弟子,或役於有司,名存實亡。”
例子 堤以“永濟”名者,自唐已有之,今~,不可複考。 明·李東陽《冀州城重修記》
唐·韓愈《處州孔子廟碑》:“郡邑皆有孔子廟,或不能修事,雖設博士弟子,或役於有司,名存實亡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