拚音 qì duǎn qǔ cháng
解釋 棄:拋開。舍棄短處采用長處。
出處 漢·王符《潛夫論•實貢》:“智者棄短取長,以致其功。”
例子 詩餘最短,每篇不過數十字,作者雖多,入選者不多,棄短取長,是以但見其美。 清·李漁《閑情偶寄•詞采第二》
語法 作謂語、賓語、定語;用於選擇
棄其所短,用其所長。
《後漢書.王符傳》:“夫物固有以賤理貴,以醜化好者矣。智者棄短取長,以致其功。”一作“棄短就長”。
漢代孔融《肉刑論》:“明德之君,遠度深惟,棄短就長,不苟革其政者也。”
近義詞 棄短就長 , 棄短用長
探索更多與“棄短取長”相關的成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