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清議不容
拚音 qīng yì bù róng
解釋 清議:公正的評論。行為不正,輿論不容許。
出處 宋·蘇舜欽《杜公求退第一表》:“當一人側席於上,多士建議於下,臣若肆然自處,默無所為,清議不容,素履將喪。”
例子 帝雖以撓察典責之,國觀卒免察。然~,旋以終養去。 《明史•薛國觀傳》
語法 作謂語、定語;用於行為等
典故
主謂 不被公正的輿論所容許。
宋·蘇舜欽《杜公求退第一表》:“當一人側席於上,多士建議於下,臣若肆然自處,默無所為,~,素履將喪。”△貶義。
形容某種行為不得人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