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取與不和
拚音 qǔ yǔ bù hé
解釋 指用不正當的手段獲取財物。
出處 《故唐律疏議》卷四:“取與不和,雖和,與者無罪。”
典故
述補 拿取或給予,態度不和氣。
語本《唐律·名例》“取與不和”。
[例]上級對下級~,必然會喪失威信。
△貶義。
多用於形容以不正當的方式索取或強加於人。
拚音 qǔ yǔ bù hé
解釋 指用不正當的手段獲取財物。
出處 《故唐律疏議》卷四:“取與不和,雖和,與者無罪。”
述補 拿取或給予,態度不和氣。
語本《唐律·名例》“取與不和”。
[例]上級對下級~,必然會喪失威信。
△貶義。
多用於形容以不正當的方式索取或強加於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