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四明狂客
拚音 sì míng kuáng kè
解釋 唐 賀知章 (字 季真 ), 會稽 永興 人,性放曠,善談說。 開元 中遷太子賓客,兼秘書監。晚年尤加縱誕,自號 四明狂客 ,又稱秘書外監。 天寶 初 ,還鄉為道士,不久即壽終。見《舊唐書·文苑傳中·賀知章》。
典故
四明:山名,在今浙江省境內。
是對唐代著名詩人、書法家賀知章的稱呼。
亦略稱“狂客”。
賀知章(659-744年),字季真。
越州永興(今浙江蕭山)人。
武則天證聖年間舉進士,官至秘書監。
其人性格曠達豪爽,經常飲酒裏巷。
醉後便不停地吟詩寫作,自號“四明狂客”。
天寶初還鄉為道士,隱居鏡湖。
【出典】:《新唐書》卷196《隱逸·賀知章傳》5607頁:“知章晚節尤誕放,遨嬉裏巷,自號‘四明狂客’及‘秘書外監’。每醉,輒屬辭,筆不停書,鹹有可觀,未始刊飭。”
【例句】:唐·杜甫《寄李十二白二十韻》:“昔年有狂客,號爾謫仙人。” 宋·蘇軾《書王晉卿畫·四明狂客》:“狂客思歸便歸去,更求敕賜枉天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