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四出文錢
拚音 sì chū wén qián
解釋 古代錢幣名。 漢靈帝 中平 三年所鑄的五銖錢。錢背有四道斜紋,由穿孔四角直達邊緣,故稱。又名四出五銖、角錢。《後漢書·靈帝紀》:“﹝ 中平 ﹞三年春……復修 玉堂殿 ,鑄銅人四,黃鍾四,及天祿、蝦蟆、又鑄四出文錢。”參閱 宋 洪遵 《泉
拚音 sì chū wén qián
解釋 古代錢幣名。 漢靈帝 中平 三年所鑄的五銖錢。錢背有四道斜紋,由穿孔四角直達邊緣,故稱。又名四出五銖、角錢。《後漢書·靈帝紀》:“﹝ 中平 ﹞三年春……復修 玉堂殿 ,鑄銅人四,黃鍾四,及天祿、蝦蟆、又鑄四出文錢。”參閱 宋 洪遵 《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