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滔滔者天下皆是
拚音 tāo tāo zhě tiān xià jiē shì
解釋 洪水彌漫,到處都是。比喻社會普遍紛亂。也比喻某種低下的人或不好的風氣到處都是。
出處 《論語•微子》:“滔滔者天下皆是也,而誰以易之?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也,豈若從辟世之士哉!”
例子 ~也,世無知我,我輩終於埋沒,尚有何說! 清·俞萬春《蕩寇誌》第一百二回
語法 作謂語、定語;用於書麵語
典故
滔滔:水勢盛大的樣子。
洪水彌漫,到處都是。
比喻社會到處紛亂。
或不良風氣普遍存在。
語出《論語.微子》:“滔滔者天下皆是也,而誰以易之?”明.李贄《焚書.複鄧石陽》:“然而世間惟下下人最多,所謂滔滔者天下皆是也。”清.顧炎武《答友人論學書》:“滔滔者天下皆是也,無人而不論學矣,能弗畔於道者誰乎?”茅盾《夜讀偶記.二》:“從永樂到成化,雖然有少數卓特之士唾棄這所謂‘台閣體’,然而當時滔滔者天下皆是,台閣體儼然成為‘正宗’和‘主流’。”
近義詞 天下滔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