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外怯內勇
拚音 wài qiè nèi yǒng
解釋 外表顯得怯懦,實際卻很勇敢。
出處 《三國誌•魏誌·荀攸傳》:“公達外愚內智,外怯內勇,外弱內強,不伐善,無施勞,智可及,愚不可及,雖顏子、寧武不能過也。”
典故
並列 外表顯示得怯懦,實際卻很勇敢。
《三國誌·魏書·荀攸傳》:“太祖每稱曰:‘公達外愚內智,外怯內勇,外弱內強。’”△褒義。
多用於描寫人的性格。
→外柔內剛 ↔外剛內柔
拚音 wài qiè nèi yǒng
解釋 外表顯得怯懦,實際卻很勇敢。
出處 《三國誌•魏誌·荀攸傳》:“公達外愚內智,外怯內勇,外弱內強,不伐善,無施勞,智可及,愚不可及,雖顏子、寧武不能過也。”
並列 外表顯示得怯懦,實際卻很勇敢。
《三國誌·魏書·荀攸傳》:“太祖每稱曰:‘公達外愚內智,外怯內勇,外弱內強。’”△褒義。
多用於描寫人的性格。
→外柔內剛 ↔外剛內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