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畏難苟安
拚音 wèi nán gǒu ān
解釋 害怕困難,苟且偷安。
出處 《清史稿•食貨誌二》:“大學士倭仁疏陳黑地升科,州縣畏難苟安,請申明賞罰。”
例子 郭沫若《反正前後》第一篇:“圖大事,成大業者不可~。”
語法 作謂語、定語;用於處事
典故
害怕困難,苟且偷安。
《清史稿.食貨誌二》:“大學士倭仁疏陳黑地升科,州縣畏難苟安,請申明賞罰。”《老殘遊記》八回:“隻此一聲,人人精神震動,不但人行腳下覺得輕了許多,即驢子亦不似從前畏難苟安的行動。”郭沫若《反正前後》一篇:“圖大事、成大業者不可畏難苟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