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無知無識
拚音 wú zhī wú shí
解釋 指沒有知識。
出處 清·吳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五十四回:“你看這丁言誌無知無識的,走來說是鶯豆湖的大會,是胡三公子的主人。”
例子 自己也有錯處,為什麽始終看兒子還是個~的小孩子! 老舍《二馬》第三段
典故
即沒有知識。
毛澤東《論持久戰》:“有個學生從湖南寫信來說:‘……單獨一個人作宣傳工作,隻好隨時隨地找人談話。對象都不是無知無識的愚民,他們多少也懂得一點。’”又有【天日不懂】。
形容什麽也不知道。
《兒女英雄傳》二七回:“天下作女孩兒的,除了那班天日不懂、麻木不仁的姑娘,是個女兒,便有女兒情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