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無愁天子
拚音 wú chóu tiān zǐ
解釋 古對 北齊 失國昏君 後主 高緯 的譏稱。《北齊書·幼主紀》:“﹝ 後主 高緯 ﹞乃益驕縱,盛為《無愁》之曲,帝自彈琵琶而唱之,侍和之者以百數。人間謂之 無愁天子 。” 清 趙翼 《鄴城懷古》詩之八:“ 無愁天子 在深宮,‘高末’歌先
典故
《北齊書.幼主紀》:“幼主名恒,帝(北齊後主高緯)之長子也。……”“又斛律光死後,諸武官舉高思好堪大將軍,帝曰:‘思好喜反。’皆如所言。乃益驕縱,盛為無愁之曲,帝自彈胡琵琶而唱之,侍和之者以百數。人間謂之無愁天子。”
所謂“無愁天子”是指不憂國事、隻知陶醉於聲色狗馬的昏庸皇帝。
唐李商隱據此作《無愁果有愁曲北齊歌》,其詩寫道:“東有青龍西白虎,中含福星包世度。玉壺渭水笑清潭,鑿天不到牽牛處。麒麟踏雲天馬獰,牛山撼碎珊瑚聲。秋娥點滴不成淚,十二玉樓無故釘。推煙唾月拋千裏,十番紅桐一行死。白楊別屋鬼迷人,空留暗記如蠶紙。日暮向風牽短絲,血凝血散今誰是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