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下水船
拚音 xià shuǐ chuán
解釋 船順流向下航行。比喻文思敏捷的人。
出處 唐·孟郊《留弟郢不得送之江南》:“剛有下水船,白日留不得。”五代·王定保《唐摭言•敏捷》:“裴廷裕,乾寧中在內庭,文書敏捷,號為下水船。”
例子 及第思鄉馬,張帆~。旋裏不落地,弩箭乍離弦。 清·褚人獲《隋唐演義》第十五回
典故
五代 王定保《唐摭言.敏捷》:“裴廷裕,乾寧中在內庭,文書敏捷,號為下水船。梁太祖受禪,姚洎為學士,嚐從容。上問及廷裕行止,洎對曰:‘頃歲左遷,今聞旅寄衡水。’上曰:‘頗知其人構思甚捷。’對曰:‘向在翰林,號為下水船。’太祖應聲謂洎曰:‘卿便是上水船也。’洎微笑,深有慚色。”下水船,本指順流而下的船。
後以形容文思敏捷。
宋 晁公武《郡齋讀書誌》卷四:“顏(沈顏)少有詞藻,琴棋皆臻妙,場中語曰下水舡(同“船”),言為文敏速無不載也。
”清 朱彝尊《送蔡中允假還省親》詩:“不知才子循陔後,鎖院何人下水船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