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香銷玉沉
拚音 xiāng xiāo yù chén
解釋 香、玉:舊詩文中美女的代稱。比喻美女死亡。
出處 明·胡文煥《群音類選·官腔類·玉盆記·沙將逼柳》:“他怨悠悠香銷玉沉,亂紛紛碎滴珠囊迸。”
語法 作謂語、定語;用於女性死亡等
典故
比喻美女夭亡。
《群音類選.玉盒記.沙將逼柳》:“他怨悠悠香銷玉沉,亂紛紛碎滴珠囊進,我難主憑,蕭蕭兩髩星。”亦作“香消玉碎”。
《群音類選.犀珮記.貞節自持》:“想虞姬忠貞可羨,又何愁香消玉碎別人間。”《封神演義》三○回:“可憐:香消玉碎佳人絕,粉骨殘軀血染衣!”亦作“玉碎香消”。
明.範受益《尋親記.就教》:“玉碎香消鏡台荒,綠雲繚亂懶梳妝。”亦作“玉碎香殘”。
清.洪昇《長生殿.冥追》:“豔冶風前謝,繁花夢裏過。風流誰識當初我?玉碎香殘荒郊臥,雲拋雨斷重泉墮。”亦作“玉碎花銷”。
明.陸采《明珠記.回生》:“金樽玉酒催人老,我隻道當時玉碎花銷,重臨陽世真難料,敢則是仙方相療?”亦作“香消玉損”。
清.繆艮《沈秀英傳》:“乃雲所不堪為君告者,秀英香消玉損,已返方諸。”亦作“香消玉殞”。
蔡東藩等《民國通俗演義》七九回:“到了次日,鳳仙閉戶不出,至午後尚是寂然。鴇母大疑,排闥入室,哪知已香消玉殞,物在人亡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