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燕足係詩
拚音 yàn zú jì shī
解釋 係詩於雁足,靠它傳遞消息。
出處 五代·王仁裕《開元天寶遺事•傳書雁》
語法 作賓語、定語;用於書麵語
典故
五代.王仁裕《開元天寶遺事》卷下《傳書燕》:“長安豪民郭行先有女子紹蘭,適巨商任宗,(宗)為賈於湘中,數年不歸,複音信不達。紹蘭目覩堂上有雙燕戲於梁間。蘭長籲而語於燕曰:‘我聞燕子自東海來,往複必經由於湘中。我婿離家不歸數歲,蔑(無)有音耗,生死存亡弗可知也。欲憑爾附書,投於我婿。’言訖淚下。燕子飛鳴上下,似有所諾。蘭複問曰:‘爾若相允,當泊(停留)我懷中。’燕遂飛於膝上。蘭遂吟詩一首雲:‘我婿去重湖,臨窗泣血書。殷勤憑燕翼,寄與薄情夫。’蘭遂小書其字,係於燕足上,燕遂飛鳴而去。任宗時在荊州,忽見一燕飛鳴於頭上。宗訝視之,燕遂泊於肩上。見有一小封書係在足上,宗解而示之,乃妻寄之詩。宗感而泣下。燕複飛鳴而去。宗次年歸,首出詩示蘭。後文士張說傳其事,而好事者寫之。”
唐時任宗妻郭紹蘭,因宗在湘中經商,久不歸家,油然產生思念之情。
因見堂上有雙燕翻飛,便吟詩一首,然後用小字寫在紙上,係於燕足,給丈夫寄去。
任宗見詩後,非常感動,第二年便回到家中。
後以“燕足係詩”的故實常寄寓夫婦或男女的離別懷念之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