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陽九百六
拚音 yáng jiǔ bǎi liù
解釋 陽九:古代術數家的說法,四千六百一十七歲為元,初入元一百零六歲,外有災歲九,稱為“陽九”。指災難之年或厄運。
出處 《漢書•食貨誌上》:“予遭陽九之阸,百六之會,枯旱霜蝗,饑饉薦臻。”
例子 其考~之數,曆曆靈驗,其說可以得聞否? 清·陳森《品花寶鑒》第三十八回
語法 作主語、賓語、定語;用於書麵語
典故
《靈寶天地運度經》載:三千三百年為小陽九、小百六,九千九百年為大陽九、大百六。
天厄為“陽九”,地虧為“百六”。
因以“陽九百六”指災難和厄運。
清 錢謙益《純師集序》:“夫文章者,天地之元氣也。忠臣誌士之文章,與日月爭光,與天地俱磨滅。然其出也,往往在陽九百六、淪亡顛覆之時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