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一毛吞海
拚音 yī máo tūn hǎi
解釋 毛:同“蠔”,蛤蜊。一隻蛤蜊吞吸海水。比喻無損於事。
出處 宋·釋道原《景德傳燈錄》卷十五:“一毛吞海,海性無虧。纖芥投鋒,鋒利不動。學與無學唯我知焉。”
典故
毛:通“蠔”。
蛤蜊。
一隻蛤蜊吞吸海水。
比喻力量極其微薄,無損於事。
宋.釋道原《景德傳燈錄.宣鑒禪師》:“一毛吞海,海性無虧;纖芥報鋒,鋒利不動。”
拚音 yī máo tūn hǎi
解釋 毛:同“蠔”,蛤蜊。一隻蛤蜊吞吸海水。比喻無損於事。
出處 宋·釋道原《景德傳燈錄》卷十五:“一毛吞海,海性無虧。纖芥投鋒,鋒利不動。學與無學唯我知焉。”
毛:通“蠔”。
蛤蜊。
一隻蛤蜊吞吸海水。
比喻力量極其微薄,無損於事。
宋.釋道原《景德傳燈錄.宣鑒禪師》:“一毛吞海,海性無虧;纖芥報鋒,鋒利不動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