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一百五日
拚音 yī bǎi wǔ rì
解釋 冬至後的第一百零五天。指寒食日。
出處 南朝·梁·宗懍《荊楚歲時記》:“去冬節一百五日,即有疾風甚雨,謂之寒食,禁火三日。”
例子 ~春郊行,三十六溪春水生。千秋觀裏逢急雨,射的峰前看晚晴。 宋·陸遊《春遊絕句》
典故
南朝梁.宗懍《荊楚歲時記》:“去冬節一百五日,即有疾風甚雨,謂之寒食。”
每年冬至節令過後的一百零五日即為“寒食節”。
後世詩文中常用“一百五日”指代寒食節令。
唐.崔櫓《春日即事》:“一百五日又欲來,梨花梅花參差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