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一鼓而下
拚音 yī gǔ ér xià
解釋 趁形勢有利或士氣高昂時,一舉打跨敵人或攻占城市。
出處 明·無名氏《活拿蕭天佐》第一折:“楊景憑手下將士,馬到成功,覷賊兵一鼓而下也。”
例子 清·貪夢道人《彭公案》第64回:“須先派一人到巡撫衙門去調兵,就在這七夕之日,可以~。”
語法 作謂語、狀語;用於處事或軍事
典故
趁形勢有利或士氣高漲時,一舉打垮敵人或攻占城市。
《東周列國誌》六○回:“偪陽為楚伐宋之道,若興師先向偪陽,可一鼓而下。”明.沈采《千金記.定謀》:“昨日令人明修棧道,暗度陳倉,徑截趙魏,掩其不備,一鼓而下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