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:意切言盡
拚音 yì qiè yán jìn
解釋 意思懇切,言辭毫無保留。
出處 唐·劉禹錫《唐故相國贈司空令狐公集紀》:“齊終之前一日自修遺表,初述感恩陳力之大義,中及朝廷刑政之或闕,意切言盡,神識不昏。”
語法 作謂語、定語;用於處事
典故
意思懇切,言辭毫無保留。
唐.劉禹錫《唐故相國贈司空令狐公集紀》:“齊終之前一日自修遺表,初述感恩陳力之大義,中及朝廷刑政之或闕,意切言盡,神識不昏。”宋.蘇軾《乞將台諫官章疏降付有司根治劄子》:“臣元無一事,空受誣蔑。聖明在上,喑嗚無告,重壞臣爵位而輕壞臣名節,臣竊痛之。意切言盡,伏候誅殛。”亦作“意切辭盡”。
唐.李翱《勸裴相不自出征書》:“伏望試以狂言,訪於所知之厚者,意切辭盡,不暇文飾,伏惟少賜省察。”
近義詞 意切辭盡